“走出去”取真经 “广交流”拓思路--杨浦区委党校第一期师资培训班赴滁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2024-07-24

  7月15日至7月18日,杨浦区委党校副校长宋黔晖带领区委党校第一期师资培训班赴滁州开展异地教学活动。在为期4天的学习中,学员们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的培训形式,亲身体验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魅力,充分感悟了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深刻感受了滁州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底蕴。在近距离、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加强了区委党校与社区党校的工作对接,深化了与长三角友好地区党校的合作交流,激发了教师们通过互相学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党校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学习专题课程 提升理论素养

  滁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叶校正为学员讲授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论依据、科学内涵、历史地位三个方面上了一堂精彩的理论课。叶校长的授课主题鲜明、语言生动,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学员在与叶校长的交流互动中增强了专业本领。

  滁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瞿红霞以《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大包干”改革及其现实启示》为题开展专题授课,带学员重温了“大包干”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峥嵘岁月,深刻阐述了“大包干”改革的重大贡献和现实启示,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的党校精品课。

追寻历史足迹 接受精神洗礼

  全体学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吴敬梓纪念馆、中原局会议旧址、沈浩纪念馆、藕塘革命纪念馆等地。走进吴敬梓纪念馆,感受“儒林文化”。对吴敬梓的生平故事、著作概况有了深刻认知,从中体会了吴敬梓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探寻红色小岗,致敬改革先锋。通过与大包干带头人面对面的交谈,学习了“十八颗红手印”背后的动人故事和中国农村“大包干”的改革历程。并在“当年农家”中看到了大包干时期的村中模样,体会到了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多年的巨大成就。来到沈浩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沈浩雕像、生前所用物品等。沈浩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也让小岗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小岗村这片土地上,学员们在“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的鼓舞下,接受了一次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聆听革命事迹,接受精神洗礼。在滁州期间,学员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崇敬之情,并通过参观藕塘革命纪念馆、中原局会议旧址等地,深刻感受了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舍身报国的坚定理想信念,追忆那段峥嵘岁月,从中汲取革命精神力量,不忘初心,踔厉奋发。

加强交流互鉴  共促事业发展

  本次师资培训班丰富的课程设计、生动的现场教学将学习热情推向高潮。学员们将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与滁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瞿红霞开展了以“如何打造党校精品课”为主题的讨论,学员结合本次培训的学习体会,围绕对“大包干”改革及其现实启示的理解、如何讲好一堂党校精品课程等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交流了本次培训的所学所思,又讨论了目前党校工作的具体思路和精品课打磨过程中的技巧方法。杨浦区委党校副校长宋黔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宝贵建议,学员们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碰撞了思想火花,凝聚了行动共识。

  通过学习,全体学员更加深刻理解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一致表示要把此次培训所学、所思、所获,运用到党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杨浦区委党校师资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为党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